作为一个区域性的啤酒小巨头,珠江啤酒在广东地区非常强势,但在外地真的几乎看不到。
珠江啤酒2016年报中也有披露:2016年,公司在华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比94.43%,其他地区只占5.57%,估计还有一部分是在网上卖掉的。
当然,华南地区的主要销售,肯定大多实在广东完成的,因为啤酒是一个区域性产品,有销售半径,没办法长距离运输。
其实,这种现象很常见,也比较符合啤酒这个行业的规律。
广东是经济、人口大省,地处南方气温高,所以啤酒的消费量自然居高不下。珠江啤酒只要牢牢占据广东啤酒市场,就足以支撑公司的业绩。
以青岛啤酒在山东为例。青岛啤酒在山东每年要卖100多个亿,试问中国有几家啤酒公司的营业收入能达到百亿级别,所以,区域小,并不是问题。
不仅不是问题,其实还是优势。坚守区域市场,降低长期的产能成本和短期的运输成本,公司的效率绝对不低。2016年,珠江啤酒的毛利率达到40%,超过华润啤酒和青岛啤酒。
其实,以青岛啤酒为首的全国新巨头们看到了全国大扩张的得不偿失,正在低调地收缩,比如青岛啤酒在山东和华北的份额逐渐增加,这种趋势正在进一步蔓延。
除了雪花、青岛、燕京、百威旗下的哈啤这些全国性品牌,其他啤酒基本上都只能在本地喝到,东部的人经常在各种社交媒体领略夺命大乌苏的雄风,但这个啤酒基本上只能在新疆喝到,云南的风花雪月,多么诗情画意,可是你再有情调,不去云南也是喝不到的。
别看华润雪花在全国到处都是,其实华润啤酒产能利用率低,啤酒卖得多但不挣钱,特别是在消费能力不行竞争反而很激烈的中部地区。
为什么海南没有珠江啤酒卖?
有得卖,一些小店就专门这些啤酒,比如百威,珠江,青岛等,这些啤酒在海南来说,真的一点比不上海南的啤酒.不是我是海南本地人就吹自己家乡的啤酒,内地很多的啤酒,我也喝过,也整箱扛回来喝,但味道真的比不上海南的啤酒.我是个啤酒爱好者,虽然我不敢比哪个啤酒好,但以我个人的感觉,内地的啤酒就是不如力加,这并不是什么地方保护,任何一个酒巴,酒店,小卖店,超市都可以卖任何啤酒,问题是,在海南销售量永远是第一的,这也不是靠海南人自己喝出来的,这当然也有更多的内地朋友也在喝,单靠几个海南人能喝出这么好的销售量吗?不是,而是内地人和海南自己喝出来的. 海南本土还有另一款啤酒,大家也应该听说过,就是奥克啤酒,一直以来力加和奥克是海南的本土两大品牌啤酒,但是奥克在味道上还是远远比不上力加,所以被力加兼并.所以说海南的啤酒是喝出来的,不是靠什么地方保护.要是保护奥克也不至于倒闭关门让力加兼并了. 珠江也是同样的道理,并不是什么地方保护,而是在海南真的销量不好,且啤酒有限定的过期时间,运费费,虽然在海南销售非常便宜,但在海南生活的人都喜欢力加红冠啤酒,这是事实,不是吹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