散文与酒:历代关于酒方面的散文

   日期:2021-02-03 15:08     浏览:349    
散文是文学的一大体裁。自六朝以后,为区别韵文和骈文,将凡是不押韵、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,包括经传史书,全部归为“散文”;后又泛指除诗歌以外的所有文学体裁。“五四”以后,将现代散文、小说、诗歌、戏剧并称为四大文体。现代散文又有广义狭义之分:广义者包括杂文、随笔、报告文学、游记、传记、小品文等;狭义者则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、抒情散文。散文以表现性情见长,其形式自由、结构灵活、手法多样,可叙事、抒情、议论各主其事,也可兼而有之。

历代关于酒方面的散文是很多很多的,在此仅能列举若干。如东晋庚阐的《断酒戒》、戴逵的《酒赞》及刘伶的《酒德颂》;南朝梁刘潜的《谢晋安王赐宜城酒启》;北魏高允的《酒训》;唐代王绩的《醉乡记》、皮日休的《酒箴》;宋苏轼的<书东皋子传后》;明周履靖的<酒德颂和刘伶韵》;清代黄九烟的《论饮酒》等。在司马迁的《信陵君列传》及,荆轭传》中,以及其他不是专论酒散文中,均对饮酒有深刻的描写。现列出几篇美文以供大家欣赏。

《论语》中有关酒的描写
酒质方面:“沽酒不食”。因为当时喝的是古代黄酒,而且是从市场上零沽的酒,往往容易酸败,故孔子喝的是“家酿酒”。

饮酒的度:“不为酒困”;“唯酒无量。不及乱”。“不为酒困”可理解为“不是有人请你喝酒你必去”及“从来不因喝醉”而误事伤身。孔子还说:“损者三乐。乐骄乐,乐佚游,乐宴乐,损矣。”他将骄傲、闲游、醉酒并列为有损德行的三种喜好,这与《酒诰》中的‘‘不崇(酗)饮”、“不湎于酒”的观点是一致的。“唯量无量”这四个字,有人理解为不能给所有的人规定统一的饮量;也有人解释为孔子酒量很大或很小。这都无所谓。关键是不要喝多了。这也与《酒诰》中的“德将无醉”的意思是相同的。

讲究礼节:“有酒食,先生馔”;“乡人饮酒,杖者出,斯出矣”;“君子不争”。这里说若有酒和菜,要先让父母享受;孔子和本乡人一起饮酒后,一定要等拄着拐杖的老者先出门后,自己才出去;按周礼在举行射箭比赛后,要“下而饮”,互相敬酒祝贺,要注意谦虚。另外,古代国君在厅堂内建有放置空酒器的土台,称为“反坫”,为招待别国国君举办国宴时专用。故孔子认为管仲不是国君而家设“反坫”是失礼之举。他说:“邦君为两君之好,有坫。管氏亦有反坫。管氏而知礼,孰不知礼?”古代,将天子祭祀祖先的形式称为稀,而鲁国经天子特准则可举行谛祭,但第一次献酒是祭太祖亡灵的,叫“灌”,然后再祭列祖列宗,而且在祭祀前,要注意斋戒,即不能喝酒等。可是有人违背这一规定,所以孔子就生气。他说“禘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观之矣。”据《论语》记载:“子之所慎,齐(斋)、战、疾”。即孔子将斋戒、战争、流行病同等看待。

此外,孔子还主张饮酒时须使用相宜的酒杯等。《论语》中的上述“饮酒观”,有些至今仍然是可取的。《论语》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,它与《大学>、《中庸》、《孟子》并称为“四书”,长期成为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初级标准本。《大学》由孔子的学生苟子所作;《中庸》的作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,他是孔子的学生曾子的学生;<孟子》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所著,而孟子则受业于子思的门人。

欧阳修的《醉翁亭记》
被称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的欧阳修的传世之作《醉翁亭记》,是他被贬于滁州任太守时所写的一篇山水游记。滁州地僻事简,而作者为政以宽,又正值年岁丰稔,因此能放情于山水之间。文章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幽深秀丽、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;既畅达地表现了他与游客在亭中饮酒赏景的欢乐情景,也委婉含蓄地流露出作者对构陷者的不满和爱国忧民的思绪;并反映了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状态,可谓情景交融、蕴意深广。

在写作手法上,语言骈散兼行、音调和谐振作、文气舒缓;写景由远及近、由面到点;通篇采用判断句和自问句的句式,连用了21个“也“字,是文赋的新形式,开了连用“也”字之端;全文写到与饮酒有关的饮、杯、酿、酒、酣、醉字有16处,名副其实,为酒文化的一朵奇葩。真具有“耐读”的价值,故将全文录释如下。

醉翁亭记

环滁皆山也。其西南诸峰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琅琊也。山行六七里,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酿泉也。峰回路转,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,醉翁亭也。作亭者谁?山之僧智仙也。名之者谁?太守自谓也。太守与客来饮于此,饮少辄醉,而年又最高,故自号曰醉翁也。醉翁之意不在酒,在乎山水之间也。山水之乐,得之心而寓之酒也。

若夫日出而林霏开,云归而岩穴暝,晦明变化者,山间之朝暮也。野芳发而幽香,佳木秀而繁阴,风霜高洁,水落而石出者,山间之四时也。朝而往,暮而归,四时之景不同,同乐亦无穷也。

至于负者歌于途,行者休于树,前者呼,后者应,伛偻提携,往来而不绝者,滁人游也。临溪而渔,溪深而鱼肥;酿泉为酒,泉香而酒冽;山肴野簌,杂然而前陈者,太守宴也。宴酣之乐,非丝非竹射中者,弈者胜,觥筹交错,起坐而喧哗者,众宾欢也。苍颜白发,颓然乎其间者,太守醉也。

已而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,太守归而宾客从也。树林阴翳,呜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,而不知人之乐;人知从太守游而乐,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。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。太守谓谁?庐陵欧阳修也。

智仙:和尚之名。太守: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。得之心而寓之酒:领会在心里,寄托在喝酒上。若夫:象那。霏:雾。云归:古人以为云是自山中的,故又回去了。暝:昏暗。伛提携:弯腰曲背的老人牵扯着小孩。簌:菜蔬。射者中:古代饮宴时有一种“投壶”的娱乐,以矢投壶中,投中者胜,酌酒给负者饮。弈者胜:下棋的赢了。翳:遮盖。鸣声上下:飞鸟忽然在高处叫,忽然在低处叫;或理解为鸟叫声忽高忽低。庐陵:今江西吉安市。

司马光的《训俭示康》
这是司马光训诫儿子司马康的一篇散文,要他崇高节俭,不要追求奢靡。文中以实例作对比,并采用现身说法,使晚辈读来觉得亲切,容易接受,今天看来,仍可从中受到一些启发。兹将其中开头的几句及述及饮酒的两段揖录如下,供参阅。

“吾本家寒世以清白相承。吾性不喜华靡,自为乳儿,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,辄羞赧弃去之……”

“近岁风俗尤为侈靡,走卒类士服,农夫蹑丝履。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

官,客至来尝不置酒,或三行五行;多不过七行,酒酤于市,果止于梨、栗、枣、柿之类,肴止于脯醢、菜羹,器用瓷、漆:当时士大夫家皆然,人不相非也。会数而礼勤,物薄而情厚。近日士大夫家,酒非内法,果、肴非远方珍异,食非多品,器皿非满案,不敢会宾友,常数月营聚,然后敢发书。苟或不然,人争非之,以为鄙吝,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。嗟乎,风俗颓弊如是,居位者虽不能禁,忍助之乎!”

近岁:近年。类:大都。天圣中:天圣年间,“天圣”为宋仁宗年号。先公:司马光称已故的父亲。三行五行:给客人斟酒的次数。酤:通“沽”,买酒。止:只不过是。脯:干肉。醢:肉酱。羹:汤。相非:相互讥评或认为不对。会数而礼勤:聚会次数多而礼意殷勤。“数”作“屡”解。数月营聚:先用几个月时间为请客做准备。苟:如果。鄙吝:没见过世面,舍不得花钱。盖鲜:几乎没有了。居位者:居高位有权势的人。虽:即使。忍助之乎:忍心助长这种坏风气吗?

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,治居第于天门内,听事前仅容旋马。或言其太隘,公笑曰:“居第当传子孙.此为宰相听事诚隘,为太祝、奉礼听事已宽矣。参政鲁公为谏官,真宗遣使急召之,得于酒家。既入,问其所来,以实对。上日: ‘卿为清望官,奈何饮于酒肆?’对日:‘臣家贫,客至无器皿、肴、果,故就酒家觞之。’上以无隐,益重之……”

治居第:修住宅。听事:听取、处理公事、接待宾客的厅堂。仅容旋马:仅能让一匹马转过身。隘:狭窄。太祝、奉礼:太祝和奉礼郎,是太常寺的两种官,主管祭祀,通常让功臣的子孙担任。得于酒市:在酒馆里找到他。上:皇上。清望官:清高有名望的官。觞:酒杯,这里指喝酒。上以无隐,益重之:宋真宗因为宰相不隐瞒实情而越发尊重他。

酗酒和嗜酒的文章《酒祸》
《酒祸》将酗酒和嗜酒者造成的后果,以一言以蔽之,完全归咎于酒:并对当事者酒后的不良形象作了描述。笔者认为,应对酒的作用有个较全面、正确的评价;文中的一些现象,也应从饮酒者本身找其原因。因为若能做到科学饮酒,则“何祸之有”?所以该文的题目至少应改为“酗酒之祸”较为妥当,“酗、之”二字不宜省略。现将全文揖录如下,供参阅。

酒祸

诫日:“酒是伤人之物,平地能生荆棘。惺惺好汉错迷,醉倒东西南北。看看手软脚酸,蓦地头红面赤。弱者谈笑多言,强者逞凶半力。官人断事乖方,史典文书堆积。狱座不觉办逃,皂隶横遭马踢。僧道更是猖狂,寺观登时狼藉。三清认作三官,观音唤用弥勒。医卜失志张慌,会饮交争坐席。当归认作人参,丙丁唤作甲乙。乐人唤笛当箫,染匠以红为碧。推车哪管高低,把舵不知横直。打男骂女伤妻,鸡犬不得安宁。扬声叫讨茶汤,将来却又不吃。妻奴通夜不眠,搅得人家苦极。病魔无计支持,悔恨捶胸何益。”

皂隶:古代贱役。三清:道教所尊的三位最高尊神。三官:道教所信奉的天官、地官、水官三种。弥勒:佛教大乘苦萨。

从上文可见,所谓“酒祸”的提法是古已有之。对酒的功用的评价,以及对如何饮酒问题的讨论,估计还将继续很长时间。
 
 
更多>同类信息

推荐图文
推荐阅读
点击排行
Email:121594098@qq.com
皖ICP备15003238号-5
Copyright 心痒老酒网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