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酒令漫谈

   日期:2018-04-27 09:21     浏览:17    
酒令,古人也称为酒戏、觞令、觥令、令章等。实行酒令,是古人对酒礼的变革、丰富和发展,是宴饮时侑酒助兴、劝人多饮的手段。这种手段的实施和运用,至少有2600多年的历史。据《左传》记载:文公三年(前634),晋文公饮酒时,就即席“歌诗”,这恐怕是最早的酒令了。后来,昭公十二年(前621),晋昭公、齐景公饮酒时,晋之中行穆子又有“投壶”的举动,投时还曾口占:“有酒如淮,有肉如坻,寡君中此,为诸侯师。”齐景公则针锋相对,“举矢日:‘有酒如渑,有肉如陵,寡人中此,与君代兴。’”双方各自炫耀自己的国家肉山酒海,富夸宇内,堪为霸主。他们的诗句,已肇后代酒令令辞之先河。明人袁宏道便认为,酒令“盖始于投壶之礼,虽其制皆不同,而胜者饮,不胜则罚,后汉贾逵亦尝作《酒令》(今不传),盛世最盛。”(《觞政》)但清人俞敦培对此则不以为然,他在《酒令丛钞》中称:“觞政之名,始见《说苑》,酒令乃觞政之一端,凡汉以前人,宴乐有类于令者采而录之,为令之滥觞。”从这段话来看,俞敦培认为酒令作为正式的娱乐形式,是从汉代开始的。随着岁月的推移,中国的酒令也越来越丰富,类别越来越多,花样越来越翻新。诗歌、投壶、射箭、跳舞、谜语、对联、笑话、危语、书名、人名、游戏、猜拳、报数、下棋、投骰子、弹琴,等等,都成了酒令。甚至美女之鞋以及种种风俗节令、花木虫禽,无不可入令。清代俞敦培将其分为四类:古令、雅令、通令、筹令。

第一类,古令。包括作诗(歌诗、赋诗、即席作歌、唱和、联句等),奏技(即席奏乐、歌舞、朗诵、射箭、赛棋等),道名(说古人名、花名、物名,说危言、了语等)三种。汉武帝刘彻在元鼎三年(前114)于柏粱台举行宴会,命大臣们即席赋诗联句,能赋七言者,赐上座饮酒,这等于皇帝自己当令官行令。这属于第一种,即“作诗”。《南齐书·王俭传》载:褚渊饮酒中弹琵琶,王僧虔等饮酒时弹琴,沈文季饮酒中“歌子夜来”,张敬儿跳舞,王敬朗诵《封禅书》。晋朝时,周馥、裴遐曾下围棋行酒(《晋书·周浚传附周馥传》)。阮籍与人饮酒赌棋,甚至有人报告说他母亲马上就要咽气,他也不肯放手,直到胜负已决,才“饮酒三升,举声一号,吐血数升!”以上都是第二种,即“奏技”。第一类中的第三种即“道名”,有行酒时说出《四书》中只出现一次的古人姓名的(例如范蠡等,见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酒令》)。有各说危言、了语(说到尽头的话)的,如“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”、“井上辘轳卧婴儿”等是危言;“火烧平原无遗燎”、“白布缠棺竖旒旒(liu zhao)”、“投鱼深渊放鸟飞”等是了语。作诗不出,奏技不成,或说错了接不上等都要罚酒。

实际上,古令并无特殊的含义,作者仅是就汉唐迄明相对于清朝而言的“古”,它完全可以划入其他三令。

第二类,雅令。系指行令时“引经据典,分韵联吟,当筵构思者”。白居易有诗叹曰:“闲征雅令穷经史,醉听新吟胜管弦。”(《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》)行雅令对行令者的文化素养要求颇高,至少要熟悉儒家经典和历代文艺名篇。雅令包括雅说《四书》内容、人名,雅对诗句和雅道词、曲之名以及拆字、改字等。如贯人名,先说《四书》中一句,再根据此句文意拈一古人名,使上下贯通。众人轮说,劣者或不成者罚酒。例如“五谷不生--田光”(战国时燕国处士,为人智深而勇毅。太子丹闻其忠厚,与他谋划刺杀秦王政,他自辞衰老,荐荆轲给太子丹。丹对他说:“愿先生勿泄也。”他叹道:“夫为行而使人疑之,非节侠也。”遂自刎而死)、“寡人好勇--王猛”、“月日逝矣--时迁”、“武王伐纣--周兴”等。

对古诗时,句中须带“干支”(天干地支,十干十二支),如“薛王沉醉寿王醒”中的“薛”、“醉”、“醒”字中带有“辛”和“酉”;句中须带“玉人”的,如“玉楼人醉杏花天”,诗句典雅,又带“玉”、“人”二字;句中须切官名,如“百千万里尽传名--同知”;须带乐器,如“欲饮琵琶马上催”;须有“口”字,如“故国三千里”;须无“口”字,如“袅袅城边柳”;须提花名,如“芙蓉如面柳如眉”;须有“寿”字,如“行人独上寿阳楼”等。犯禁者通通罚饮。还有,顺诵《酒中八仙歌》,一人一字,遇“口”、“酒”、“水”及“酉”、“水”偏旁之字,应该避免。违者罚酒,如诵了“口”字者,罚一小杯;诵了“酒”字者,罚一大杯;诵了带“水”、“酉”偏旁的罚半杯。行改字诗令时,若将古诗错读一字,需另引一句诗解释错读的缘由,不工者罚一杯,不成者罚两杯。例如,贺知章诗“少小离家老大回”,可错读为“少小离家老二回”,然后用一句诗解释说:“只因老大嫁作商人妇”,此句符合令旨。刘禹锡诗“旧时王谢堂前燕”,错读为“旧时王谢堂前花”,然后作诗解释:“只因红燕自归花自开”。可见,酒桌上处处是陷阱,时时可能被罚,行酒令的目的也在于引发笑声,使大家喝得尽兴。同时对人们的智力和酒量也是一种检验。

第三类,通令。所谓通令“其俗不伤雅,不费思索,可以通行者”。这种酒令适用范围很广,不拘何种人均可行此令。其主要形式包括骰子令、猜拳和猜点令、拍七令、规矩令等。骰子令形式很多,不胜枚举。掷骰子,有依次轮掷或由令官投掷,均按点数饮酒。《金瓶梅》对各种骰子令均有详尽的描写。“猜拳”又称“划拳”、“豁拳”(明李日华《六研斋笔记》),也叫酒拳、拇战,有哑拳、内拳、空拳、走马拳、连环拳等区别。猜拳,是饮酒助兴的一种游戏,在我国已有几千年历史。《五代史·史宏肇传》记载:“会饮三司使王章第,酒酣,为手势令,宏肇不能为,客省使阎晋卿,坐次宏肇,屡教之。”可见猜拳来源于酒令中的“手势令”。猜拳是两人对猜,各出一手中的随意几指,加在一起算,谁猜对谁是胜方,输方喝酒,以示惩罚。比较通用的是“一定高升,两个好来,三匹骏马,四季发财、五子登科,六六大顺,七个巧来,八八仙到,九九归元十全十美,宝拳一对。”(又一为一定,二为二喜,三为连升三级,四为四季平安,五为五经魁首,六为六顺风,七为七巧,八为八匹马,九为九莲灯,十为十全如意)此外,汉、蒙、满各族都有各自猜法,猜输了均被罚酒。

“拍七令”是全桌人依次数数至49,每明7拍桌上一下,每暗7(如14、21、28等)则须拍桌下一次,误拍者罚。“规矩令”,如人人轮流用左手画圆、右手画方,两手同时画,两边的人监视,不成则饮酒一杯或一定量。李商隐的《无题》诗如实地反映了当时流行的两种酒令--送钩和射覆。

昨夜星辰昨夜风,画楼西畔桂堂东。
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
隔座送钩春酒暖,分曹射覆蜡灯红。
嗟余听鼓应官去,走马兰台类转蓬。
分曹:分组的意思。“藏钩、送钩”是把藏钩的手叫人猜,猜不中便罚;“射覆”是将骰子之类的东西覆盖在器皿下叫人猜。这可能是猜拳最早起源。
第四类,筹令。这类酒令以酒筹为行令的主要用具,即把酒令写在酒筹上,抽到酒筹者依筹上酒令的规矩饮酒。此令最能活跃酒席气氛,行起令来也比较简便。这类酒令至迟在唐代就已经出现了,明清以后更得以极大的发展,终于形成酒令中一个庞大的类别。筹令的包容量极大,而且长短不拘;短的仅十余筹,长的多达百八十筹。有时令中行令,令中含令。主要有“唐诗酒筹令”、“酒国长春令”、“《红楼梦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水浒传》人名令”、“名贤故事令”等。“酒国长春令”须说出带“春”字酒名,如“金陵春”、“剑南春”、“武陵春”、“梨花春”等,说不出,罚酒。“唐诗酒筹令”则如:
玉颜不及寒鸦色--面黑者饮。
人面不知何处去--胡须多者饮。
相逢应觉声音近--近视者饮。
情多最恨花无语--不言者饮。
令人悔作衣冠客--端坐者饮。
癫狂柳絮随风舞--起坐无常者饮。

再如名士美人令。36只酒筹上,先写上美人西施(范蠡)、神女(宋玉)、卓文君(司马相如)、隋清娱(司马迁)、洛神(曹植)、桃叶和桃根(王献之)、绿珠(石崇)、柳枝和绛桃(韩愈)、宠姐(李白)、薛涛(元稹)、紫云(杜牧)、樊素和小蛮(白居易)、秦若兰(陶谷)、贾爱卿(韩琦)、小鬟(范仲淹)、朝云和琴操(苏轼)等20名。再写上名士16位:范蠡、宋玉、司马相如、司马迁、曹植等。然后分抽酒筹,抽到范蠡者与抽西施者交杯,而后猜拳。以此类推。

若让饮酒掀起高潮,令官至关重要。古人规矩:令官须选“饮材”,其条件为善酒令,能交际,有酒量。明袁宏道《觞政·一之吏》:“凡饮……须择有饮材者。材有三,谓善令、知音、大户也。”(酒量大的人称大户,量小者称小户)

史载,王安石曾行字谜令:

“目”字加两点,不得作“貝”字猜;“貝”字欠两点,不得作“目”字猜。(“贺”、“资”二字)
又:四个“口”,尽皆方,加“十”字,在中央,不得作“回”字道,不得作“器”字商。(“圖”字)
明永乐年间进士,后成为大学士的陈询,在朋友为其饯行时,令官规定“各用三字分合,以韵相协,以成句终之”,三人对得也十分精巧:
“轟”字三个“車”,“余”、“斗”字成“斜”,車車車,远上寒山石径斜。(杜牧《山行》)

“品”字三个“口”,“水”、“酉”字成“酒”,口口口,劝君更进一杯酒。(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)

“矗”字三个“直”,“黑”、“出”字成“黜”,直直直,焉往而不三黜。(《论语》:柳下惠为士师,三黜。王禹偁曾作《三黜赋》)

《红楼梦》第四十回里所描述的清代酒令就雅俗兼有。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昀,在某大夫为其太夫人贺寿的酒席上,行酒令时头一句是“这个婆娘不是人”,邻座不堪下接,“大骇”。纪接语是“九天神女下凡尘”。第三句是“生下儿孙都成贼”,还是把大家推入窘地。最后一句“偷得蟠桃奉至亲”,满座才皆大欢喜。

喝酒行令,是古人饮酒的传统艺术、传统文明的表现形式之一,也是古代酒礼的扩展和延伸。当然,我们也应该看到,酒令毕竟是封建社会的产物,是在古代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,不可避免地要打上封建思想的烙印,这就需要我们慧眼识珠,分清精华和糟粕。
 
 
更多>同类信息

推荐图文
推荐阅读
点击排行
Email:121594098@qq.com
皖ICP备15003238号-5
Copyright 心痒老酒网 Rights Reserved.